华中科技大学高达博士:低碳政策如何科学高效
撰文 | Sueyl
编辑 | 郭郭
→这是《环球零碳》的第163篇原创
环球零碳
碳中和领域的《新青年》
编者按:能源转型和碳中和行动,催生了很多新职业,也促进了跨学科研究,业界不断涌现出一批创新创业者和领军人物、意见领袖等,为了让各位读者和粉丝对这个行业有更直观和更贴近的了解,《环球零碳》拟陆续推出“碳中和人物访谈系列”报道,对从事碳中和领域的学者、企业家、投资家和创新创业者进行访谈,让各种思想观点碰撞交流,让各种创新技术和模式互相启发。欢迎各位推荐。本期推出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高达博士的访谈。
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实现,是经济、能源、技术等领域的重大变革和挑战,需要投入大量资金,更需要健全配套相关保障、支持和激励机制,构建一套创新政策体系。
我国提出了2030年碳达峰,2060年碳中和的“双碳”目标,并将“双碳转型”列入国家工作重点,制定了相关行动方案,一些地方和各有关行业,纷纷出台相关政策。
但这些政策如何科学制定与有效落地,需要跟踪调研现有政策的执行效果,及时总结工作进展,提出存在的关键问题,为政策体系的不断改进与完善提供经验借鉴。
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有这样一支研究团队,他们用计量经济学的方式对各类低碳政策进行量化,通过科学的建模和数据分析,完成对政策效率的评估,对推进我国生态环境建设、实现绿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高达作为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,专注于环境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研究,并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,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十余篇相关研究论文。他将于六月毕业,随后进入高校成为一名教师,为广大学子普及经济学的魅力,同时用经济学方法来评估低碳领域政策效果。
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,高达博士
本期《环球零碳》带领大家走进一位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生,看看他是如何用科学的手段来评估低碳政策,如何在全要素的基础上创新地加入绿色指标,来衡量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。
01
为什么会想到研究低碳计量?
——从理论到实践,为低碳领域提供科学手段
高达博士表示,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,主要以社会经济活动的实际数据为素材,以统计分析方法为手段,以预测和识别因果关系为目标,主要为经济管理的实证研究和量化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工具。
目前而言,量化分析的重要性在各学科领域的日益凸显,计量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已逐渐渗透到医疗管理、公共管理、能源管理等各个领域。
近几年来,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,“双碳“概念火热,随之出台了诸多政策,例如排污费征收、环境监管、 绿色信贷政策等等,评估这些政策的减排效果,对于完善我国环境政策有着重要意义。
高达博士最早在课题组主要从事的是计量理论模型的推导,这也是导师主要的研究领域。随着社会对环境治理关注度高涨,也使自己越来越关注国家的绿色、可持续发展。他会经常参加一些相关讲座,与周围志同道合的同学交流,逐渐确定了用计量的方法研究低碳领域问题的目标。
想从有些枯燥且单纯的研究理论模型中跳出来,用这些理论方法证实和研究有关环保、低碳领域的问题。
在国内外,对于环境政策效果的研究还没有那么多,计量经济学正可以通过对实际数据的科学分析,为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提供科学决策的基础。也建立了低碳领域与经济领域的互通的桥梁,让这个交叉领域有了发展的可能。
02
如何对政策效用进行测算?
——选取指标,量化政策
通过计量的方式,高达博士和课题组的研究员开展了一系列有关环境政策的研究:包括城市排污费改革之于二氧化硫减排的影响,环境规制与绿色创新对低碳城市建设作用,绿色信贷政策之于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等等。
衡量绿色政策的实施结果,需要对环境规制量化。由于其受地方政府治理环境意愿的影响,且因地制宜,基于这种特征,高达表示,从污染控制结果中反应环境规制作用相对更加客观。他以工业烟尘除尘率和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两个指标为基础,通过科学的计算权重,构建了环境规制的衡量指标。
能源效率也是一个常规的衡量指标。高达表示,除了经济因素外,政府行为也是影响能源效率的重要决定因素。也就是说,通过构建计量模型,将量化的政策和能源效率等因素纳入,通过结果的显著与否,可以证实政策作用。
一般的政策分析会采用单要素方式,也就是通过测算单位GDP能耗,这种方式是简单直观,但却不够全面。而高达的研究采用全因素分析,通过衡量投入与产出测算效率。在全要素的基础上,又创新地加入了绿色指标,通过计量方式给这个指标一个权重,从而衡量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。
这种方式可以用来证实单一政策或是政策组合,也可以用来测算省、市或者行业与企业。
例如,高达博士团队通过对我国189个城市计量分析,依据2007年《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》的排污费改革为依据,测算比较处理组和控制组的不同排放量,识别特定条件下排污费的影响。其次,又通过收集2003-2014年地级市二氧化硫排放征收率调整情况,构建完善的地级市的数据集,弥补省级数据不完整造成的研究结果不一致。三是为政策制定者进一步完善环保税制、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提供及时启示。
这项研究表明,提高排污费能够有效控制污染排放。企业通过加强过程生产控制和末端处理的程度可以减少排放,以实现减排目标。我国东部和西部城市的污染治理效果最佳,大城市优于小城市。在此基础上,高达博士及团队提出加强污染税管理,适当提高征收率,也需要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税率。
政府应积极制定税收优惠、环保补贴等一系列刺激企业绿色创新的优惠政策,从而全面提升城市绿色创新能力。地方政府应大力发展技术创新,鼓励产学研合作,支持企业、科研院所开展清洁生产和生态保护研究,以提高能源效率。
03
研究中会有哪些难点?
——必备技能:数据分析与经济学写作
数据的收集是一大难点。这往往会占据整个论文写作30%左右的时间精力。计量的文章偏实证分析,往往需要省市排放、资金耗费、等等成千上万的数据来用于分析。常常会从中国统计年鉴,中国环境年鉴,中国城市年鉴,万德数据库等搜集。
其次是编程和模型的运行。虽然是经济学,MATLAB、R、python等编程软件的掌握必不可少。有了数据之后需要代入计量模型运行结果,如何进行调整、显著性如何等,也要耗费大量精力。
经济学写作也需要一定积累。与工科类文章描述实验搭建、实验结果不同,经济学类的写作需要对数据描述有侧重性,对构建的理论模型,假设与结果的论述,要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,又要讲究新意,对作者的写作能力有很高的要求。
04
研究结果的贡献及影响?
——为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启示
就如碳市场的开展与普及来说,高达表示,碳交易政策首先是在全国七个省市进行试点,后来才启动了全国碳交易市场。这其中正是需要用科学的手段对对各试点城市的政策进行衡量,确保其有效性,合理性,才能做到从试点到全范围的跃迁。
采用计量分析方法,结合实证数据建立统计和计量模型,从经济、能源、环境等方面对运行的碳交易进行全面且系统的评估,能够直观地从数据角度了解到政策实施的作用。
对于不同时间出台的政策作用效果,会采取剔除,只留下一个变量的方式单独测算,证实单一政策而不是叠加政策的影响。
最后通过计量分析,可以就如何更好地实施绿色政策提出一些政策建议,对完善相关制度法规具有重要意义。从宏观层面,为低碳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。
05
下一步研究方向?
——从城市到行业再到企业,逐步精细化
因为目前的研究文章多半是通过省级、地级市的数据衡量政策效用,比较宏观。但高达的理论框架和模型方法能够适用不同的层面的数据。他表示,下一步的工作是想更加微观化,通过收集行业的数据,甚至是企业的数据,可以衡量行业、企业层面实施的相关措施,或技术手段对自身能源效率的影响。
现在数字化越来越普及,我们也会进一步研究数字化对地方、企业的影响。通过量化这种技术手段,衡量其能否以及如何促进企业的绿色创新,是否应该推广,如何推广。
06
总结
随着国家对于低碳领域的重视,对于低碳领域与其他领域的交叉学科也在蓬勃发展,通过不同学科的专业思维碰撞,可以意想不到的解决低碳领域的一些棘手问题,填补空白,蕴藏着许多潜在的机会。这也是目前复合型人才在就业领域吃香的原因。
但无论如何,对低碳行业的研究的兴趣源于时代赋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,碳中和相关的研究工作给他带来的是分析问题时的前瞻性、国际性视角和独到的见解。
附高达博士联系方式:gaoda@hust.edu.cn
-------
参考资料:
[1]Gao, Da, Ge Li, and Yi Li. "Government cooperation, market integration, and energy efficiency in urban agglomerations—based on the quasi-natural experi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Economic Coordination Committee." Energy & Environment (2021): 0958305X211047480.
[2]Gao, Da, Yi Li, and Qiuyue Yang. "Can pollution charges reform promote industrial SO2 emissions reduction?—Evidence from 189 China’s cities." Energy & Environment 32.1 (2021): 96-112.
[3]Li, Ge, Da Gao, and Yi Li. "Dynamic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threshold effect of technical progress on green total factor energy efficiency: evidence from China."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9.6 (2022): 8804-8815.
[4] Gao, Da, Ge Li, and Jiyu Yu. "Does digitization improve green total factor energy efficiency? Evidence from Chinese 213 cities." Energy 247 (2022): 123395.
[5]汪寿阳,洪永淼,霍红,方颖,陈海强.大数据时代下计量经济学若干重要发展方向[J].中国科学基金,2019,33(04):386-393.DOI:10.16262/j.cnki.1000-8217.2019.04.013.
END
推荐阅读
(点击文字即可跳转阅读)
零碳精选
零碳动态
零碳新知
扫描左方二维码
加入百万社群
欢迎分享、收藏、点赞、在看
让零碳走进生活
免责声明:
本文仅用于学术交流和传播,不构成投资建议